中国国家足球队目前在全球的排名是第94位,在亚足联的排名也仅为第14位。这样的排名情况,对于关注国足的球迷们来说,其实已经心中有数。在世预赛中的表现,也正是这个排名的真实反映。就如同一个班级中成绩靠后的同学,进入亚洲区18强赛的国足现在的排名倒数,这其实是一种常态。虽然巴林队的排名高于我们,但这同样也是他们实力的体现。
那么,国足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?除了球队的整体实力之外,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球员的水平和配置。许多球迷期望通过归化球员来提升球队的整体实力,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。观察中超联赛,国内球员的表现往往需要依靠外援的辅助,而并非成为核心。这也就意味着,当这些球员进入国家队时,他们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,但却不一定能够胜任。
目前的球员水平,不得不说确实有些令人堪忧。最近的国家队比赛成绩,如亚洲杯小组出局以及世预赛的艰难表现,都说明了这一问题。即使偶尔赢得比赛,对手的表情也透露出明显的不服气。这并不是说赢球容易,而是在关键比赛中国足的表现总是让人期待又失望。
接下来的比赛,对阵印尼,国足必须赢球。否则,连参加附加赛的机会都将失去。而球迷们对于球队的期待与实际表现之间的落差,更是让人感到心凉。对于这场比赛,我们必须赢下印尼,这不仅关乎比赛的胜负,更关乎一个归化球员的存在是否有意义。
从教练的战术到球员的配置,似乎并不匹配。单后腰这个位置,国足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球员。从各队在中超的表现来看,彭欣力的实力显然可以胜任这个位置,但为何没有被启用?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。
目前国足的最大问题在于中场防守的漏洞和进攻的散漫。但这也是无奈的事实,国足确实需要一位合适的后腰,却始终未能如愿。这种困境让各联赛俱乐部教练在寻找单后腰人选时也感到困惑。他们是否能够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?或者国足是否能够进行一次彻底的变革和调整?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期待的。